 |
电子元器件
|
|
|
“先技术后基础研究”曾是日本经济的发展途径之一。多年前,西方政府家和学者们严厉批评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大量“抄袭”别国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成果,却对基础研究没有贡献。
今天,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(JST)理事细江孝雄说:“20年前美国确实严厉地批评过日本,特别指责日本在基础理论方面大量‘抄袭’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研究成果,当时,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,日本开始重视基础研究,并将自己研究论文的摘要全部翻译成英文,免费向世界提供。JST在1999年10月创立了学术期刊电子平台-J-STAGE,收录了375家日本科学或技术学会发表的论文和会议论文集,其中80%的论文是全文免费阅读。” 他认为,“‘先技术后基础研究’在日本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观点,现在,日本的国立和公立大学正在进行各种改革。过去,日本人期望大学发明技术再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,今天,日本人期望大学通过教育和基础研究为社会做贡献。”
6月中旬,细江孝雄先生率JST代表团来北京和上海访问,就JST建立中国文献数据库事宜与相关单位商谈合作事宜。6月15日,细江孝雄先生、JST情报事业部文献情报部部长曾根由纪子女士等在北京接受了《科学时报》的专访。
《科学时报》:去年9月在日本召开的“日本-中国论坛”上,JSF理事长冲村宪树指出,中日两国很多共同的地方,两国都是东方非英语国家,但两国最好的科学家都将最好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西方的期刊上,政府机构对这种局面不太满意,希望两国之间通过合作来改变这种局面。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 | |
|